当前位置:主页>国内景点>贵州镇远古镇

贵州镇远古镇旅游攻略

阅读数:2467 更新时间:2022-01-08 15:05:04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景区级别:历史文化名城

适宜季节:夏季最佳

著名景点:

便捷交通:

镇远火车站从贵阳或者凯里去镇远火车是最好的选择,贵阳到镇远4个小时,凯里到镇远1个小时。特别是从凯里到镇远的背包旅行者,统一推荐火车。从镇远火车站出站后,乘坐出租车,大约5元,即可到达镇远古镇。

镇远古镇是具有2000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化名城,也是曾经闪耀一时的文化名城,曾经威风无比的湘黔门户,有“黔东重镇”、“苗乡古城”之称。远观古镇,一半在山坡,一半入水中,舞阳河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酷似一幅太极图。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镇远古镇内民居建筑风格古朴,飞檐翘角,波光倒影,恬静悠闲,聚集诸多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风情与湘西古城凤凰颇有类似。

舞阳河 舞阳河舞阳河贯穿了黔东山地后流入湘西沅江,其中最美的河段在镇远,主要包括诸葛峡、龙王峡、西峡,通称"下舞阳",其景色兼具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长江三峡之险和漓江之美,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为此赋诗:"三峡楼台映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天"。 青龙洞建筑群落 青龙洞建筑群落青龙洞建筑群落共由30多座靠崖连洞的单体建筑组成,分为青龙洞、紫阳洞、中元洞、万寿宫(江西会馆)、祝圣桥等组古建筑群,集佛教、道教、儒教文化为一体,大部分建筑在中河山腰宽约80米、高低60米、长约300米的狭长悬崖地带,建筑面积6165平方米。远远望去,这些飞檐翘翼、青瓦红墙的殿阁就象挂在山的同一平面上,与石崖、溶洞、古木、藤萝融为一体,自然天成,井然有序,布局和设计别具特色,是贵州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中元洞 中元洞中元洞,也称中元禅院,明嘉靖年间建筑,古称“北洞”、“中和洞”,为青龙洞古建筑群中三教并存之一的佛教圣地,现有山门、大佛殿、藏经楼、望星楼、独柱亭、洞门牌坊和六角亭等建筑物。中元禅院山门建于石隙洞道口,上有清道光年间石刻楣额“入黔第一洞天”,大佛殿左后侧山崖上的中元洞有北、西、南三个洞口,洞内有前人题刻的摩崖、诗碑多处,西洞口内有传说武当山著名道士张三丰云游到此修炼的石床,石床上方有张三丰离开时酷似包袱、雨伞、草鞋等“遗物”的钟乳石,形神俱灵,令人叹为观止。 魁星楼 魁星楼青龙洞前,古老的祝圣桥像一道彩虹,横跨河上,桥中央有亭子叫魁星楼,为清光绪四年(1878年)镇远知府汪炳敖倡捐修,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的祝圣桥上走过此楼,希望能够魁星点斗,高中状元,故老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位于桥的东起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桥面上,该楼为三层重檐八角攒尖顶结构。 万寿宫 万寿宫万寿宫古时为江西会馆,位于中河山石崖中段下部,南邻青龙洞,北接中元禅院,上有紫阳书院,为一组江南徽派风格封闭式的高封火墙四合院组群,是镇远“八大会馆”之一。古时镇远为湘黔滇古驿道上的咽喉要道,往来物资经潕阳河、沅水入洞庭湖、长江,联通全国各地,各地来镇远的商人建立的会馆众多,其中又以江西会馆规模最大。明清时期在镇远经商的江西籍人在此迎客会友,聚会玩乐,建筑群从南至北有大门牌楼,前院戏楼耳房、厢楼和杨泗将军殿,中院客堂(抚府客厅),后院许真君殿及其北侧的客房(南府客厅)和文公祠等等。 祝圣桥 祝圣桥祝圣桥原名舞溪桥,俗称老大桥,为一座横跨舞水的东西向七孔大石桥,桥长135米,拱顶高12米,历史上曾为湘黔滇古驿道上的必经之桥。古桥始建于六百年前的明洪武初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最后一次修复,其中一次修复竣工时,正值康熙皇帝圣诞,为向圣上祝寿,被更名为祝圣桥,至今保存完好。 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紫阳书院亦称紫阳洞,位于万寿宫东侧石崖上,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地势险要、环境幽深、建筑比较紧凑的一组。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纪念大儒朱熹而造,以传播儒家思想为宗旨,也是黔东地区教早兴办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地方之一,院内周围有摩岩多处,实属求学养性之地。 青龙洞 青龙洞青龙古洞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38年),因明代传奇道人张三丰真人在此修行,初名真武观,既是青龙洞建筑群最早的宗教建筑,也是贵州著名的道教胜迹。古观历经沧桑,屡经修葺,现幸存殿堂为清同治年间重修,由财神殿、吕祖殿、观音殿、玉皇阁等单体建筑组成,宗教活动于2008年恢复。 香炉岩 香炉岩香炉岩是脚插舞阳河的一个形似香炉的奇特巨岩,与青龙洞一组古建筑只有一条8米宽的公路相隔。岩顶建有一座单檐六角攒尖小亭,因其棚中装有“鸳鸯戏莲花”藻井,可俗称“莲花亭”。其临河一面崖壁上,镌有“沂元光”三字,相传为孔明所书;“乾坤入钓竿”,戏李烈钧所书;曾是历代文人游览题咏,借景抒情之地。 和平村 和平村镇远"和平村"旧址,即“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俘收容所”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正门临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有办公楼、卫兵室、礼堂、岗楼等建筑,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远古巷 镇远古巷镇远的巷子,有北京胡同的幽静而无循规蹈矩的刻板;有江南巷子的水乡秀色,却又没有平坦无坡的布局;有重庆"山巷子"的风格,但又无城市喧闹的气氛。古巷依山就势,爬坡上坎、拐弯抹角,巷中有巷、巷中有井、巷下有沟,巷对码头、巷通驿道、巷中富商的深宅大院,均为四合院结构,既有江南小庭院的风格,又有依山而筑的特点。一座座深宅大院,围在高大的风火墙中,门都斜开着,有富丽的门楼,还悬着烫金的匾额,如傅家大院的"封唐召泽"、杨茂兴大院的"清白家声"等,无不折射出富家的自豪与雄心,显得财大气粗。 古码头 古码头昔日镇远有渡口十来处,如永安渡、杨柳湾渡、下坪渡等。这种渡口,多是人渡。明清时期,在镇远这3.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码头达20馀个。如今卫城垣最完好的古代军事码头,现已经成为人们水上便道,几个末代摆渡人仍撑着一叶木舟,默默地迎送过河的人们,成了一道道城市人文风景。 镇远仿古步行街 镇远仿古步行街镇远仿古步行街以青石板砌成,路面干净清爽,两旁店铺古色古香,气氛宁静而悠闲,别有一番风情。 府城垣 府城垣府城垣即筑于石屏山山顶之上。看过很多地方的古城墙,但像镇远这样将城墙筑于山顶的很少见。石屏山位于古城北面,是扼守外敌进入镇远的天然屏障,大概是因为石屏山另一侧山势较缓,容易攀登,所以筑城于绝顶之上。全长约2公里,东起于石屏山东段的悬崖之顶,顺山势延伸向西,直至舞水河岸边。古人云:“屏山为城,水为池,金汤之固,其无逾于斯乎”。镇远府城垣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年,全部用大块的青石砌成,北侧砌有垛口。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使得砌筑城墙的石块都呈青黑色,虽有毁坏,但墙体保存尚好,仍然蜿蜒起伏在石屏山上。 谭公馆 谭公馆谭公馆是一个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高风火墙四合院建筑,约高10米,宽30米,进深45米,正门为斜面切角狭窄石库门,门楣上方嵌半壁翘角门楼,构思奇巧,独具一格。据史料记载,谭公馆又称“茂名堂”、“中亟第”,宅主谭钧培为祖籍广东茂名的镇远人,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考取进士,光绪年间任过常州、苏州知府,三任江苏巡抚,两任漕运总督,又担任过对巴西国换约大臣,后调任湖北、云南巡抚,并两度兼任云贵总督。谭钧培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功绩卓著,口碑极好,他为报答家乡养育之恩,慷慨捐银五千两创建“镇远钧培图书馆”,成为贵州最早的图书馆之一。 周达文故居 周达文故居周公馆在南岸卫城西侧,宅子墙高10米,宽20米,进深45米,是城内最完整的长方形四合院古宅。周公馆原为民国初年国民政府驻日外交官周英的私人宅邸,其三子周达文是我党早期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1938年至1940年抗战时期,周公馆作为中共南方局和贵州省工委领导下的镇远地下党支部秘密活动场所。为了永久地纪念周达文,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拨款修缮了周公馆,将其更名为周达文故居,并建周达文纪念馆,塑他半身汉白玉雕像。现已成为万人景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最新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