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国内景点>四川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旅游攻略

阅读数:1903 更新时间:2022-01-08 15:04:01

地理位置: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

门票价格:旺季160元,淡季110元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景区级别:AAAAA

适宜季节:春秋两季

著名景点:

便捷交通:

乐山到峨眉山之间常年均为旅行热线,平均每30分钟就有一班汽车发出,单边车程不足1小时,票价11元/人。峨眉山市长途客运中心有发往成都、乐山、夹江各地的班车。

峨眉山,“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 山之领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景区位于四川乐山峨眉山市境内,面积154平方公里,区内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浓缩了千万年来自然精华。峨眉山的游览线路就有120余华里,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震撼的金顶,凌云之巅,世界最高的金佛—四面十方普贤等等震撼着游客的心灵,可谓集天地灵气,映日月光辉。而四季景色各有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天下名山牌坊 天下名山牌坊该牌坊于1993年3月重建,正额“天下名山”为郭沫若1959年应家乡画家李道熙先生邀请题写,背面“佛教圣地”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牌坊高17.8米,宽22.2 米,四列三跨,仿古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具有明清风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 峨眉传统十景-圣积晚钟 峨眉传统十景-圣积晚钟圣积晚钟为峨眉传统十景之一。位于低山区报国寺对面凤凰堡上,此钟为1564年,别传禅师驻锡圣积寺时所铸,钟以寺为名,重12.5吨,高2.3米,口径2米,唇厚10厘米,是全山第一大钟,有“巴蜀钟王”之称。 峨眉传统十景-萝峰睛云 峨眉传统十景-萝峰睛云萝峰位于伏虎寺右侧,是峨眉平原的第一峰,气势高峻,山上树木密布,山后群峰相连,不论阴晴,常是云雾笼罩。 峨眉传统十景-灵岩叠翠 峨眉传统十景之灵岩叠翠灵岩寺遗址位于高桥左侧,在报国寺西南5公里。创建于隋唐年间,曾名护国光林寺、会福寺。此寺殿宇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层层叠叠,呈现出灵岩的雄伟壮观,“灵岩叠翠”便成为峨眉十景之胜。 峨眉传统十景-白水秋风 峨眉传统十景-白水秋风万年寺位于海拔1020米的狮子岭下,建在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上,诸峰相映,苍翠环照,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秋季,林中色彩斑斓,红叶如醉,寺内的白水池碧波荡漾,蛙声如琴,丹桂飘香,令人怡然神爽。 峨眉传统十景-九老仙府 峨眉传统十景-九老仙府九老仙府是仙峰寺与九老洞的统称,仙峰寺又名仙峰禅院,曾是道观,离寺500米处有一九老洞,相传黄帝访天真皇人时,遇一老者在洞外,问还有其它同伴吗,老者回答还有九,故名为“九老洞”。 峨眉传统十景-大坪霁雪 峨眉传统十景-大坪霁雪在洪椿坪左前方有一座山岭,名为大坪岭。严冬之时,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大坪和环绕周围的群峰,组成了一朵庞大的雪莲花,“大坪霁雪”凝聚了峨眉山雪的形、色之美。 峨眉传统十景-洪椿晓雨 峨眉传统十景-洪椿晓雨洪椿坪依山建筑,山抱林拥,葱郁幽静,空气清新,每当炎夏清晨,常有霏霏的“雨”洒向庭院,四周林中更是蒙蒙一片,并有渐渐“雨声”,这就是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 峨眉传统十景-金顶祥光 峨眉传统十景-金顶祥光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它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自古为世人所神往、迷恋。佛家把佛光、圣灯、云海被称为"金顶三相”,认为是普贤大士放光放灯布云。 峨眉传统十景-双桥清音 峨眉传统十景-双桥清音双桥清音为峨眉山传统十景之一。清音阁是一处独具建筑风格的山水园林寺庙,以寺为中心、方圆4公里亭台楼阁、山水组成一幅天然山水图。在清音阁下方有一接王亭,左、右两江为白龙江、黑龙江,二江之上的拱桥状如彩虹,凌空跨越,名“双飞桥”。二江汇合之处名凤凰嘴,上有牛心亭,朱栏红柱,凭栏可观亭下有一黑色巨石,状如牛心,上流二江绕石环流,水击石上,银花飞溅,清脆山谷,恰似古琴抚弄,故名“双桥清音”。园林学家称它是有声的诗,立体的画。“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写出了“双桥清音“的风韵。 峨眉传统十景-象池夜月 峨眉传统十景-象池夜月洗象池位于峨眉山中部,海拔约2100米,相传是普贤菩萨洗浴白象的地方。这里山高气朗,以清绝的月夜景色最为美丽,“象池夜月”为峨眉十景之一。游客如能在月圆之夜借宿于此,感受将极为独特。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就是看到了这迷人的月色,有感而发,咏出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千古佳句。 峨眉新辟十景-万佛朝宗 峨眉新辟十景-万佛朝宗万佛朝宗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峨眉山 万佛朝宗(14张)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庄重威严。万佛阁撞钟颇有讲究,常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 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教也有称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万佛阁撞钟,是站在峨眉山极巅之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传递美好的心愿。 峨眉新辟十景-金顶金佛 峨眉新辟十景-金顶金佛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不到金顶等于没有到峨眉山,到金顶不拜金佛是一生的遗憾。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普贤行愿和人们美好心愿的融合。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金佛设计完美,工艺流畅,堪称铜铸巨佛的旷世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心灵的碰撞,智慧的结晶。 峨眉新辟十景-小平情缘 峨眉新辟十景-小平情缘1980年夏,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到峨眉山视察,当行至当时景区公路的终点——双水井时,在此小憩,登高远眺,面对峨眉山的秀丽景色,小平同志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他说:“峨眉山是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个宝库。要作好保护,要作好规划,要综合开发;要加强建设,加强管理。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为了缅怀这位伟人,在此建成了邓小平登山纪念亭,由纪念丰碑、鱼水情深、指点江山和登山不止等景点组成。 峨眉新辟十景-清音平湖 峨眉新辟十景-清音平湖清音平湖位于清音阁,面积30万平方米,系绿色生态湖,水质纯净,清澈透底。四周青嶂翠峦环抱,古木参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深深浅浅,点点滴滴,真不知是树映绿了湖,还是湖染绿了树。置身于其间,只听绿树浓荫处,鸣蝉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这里夏秋清凉,为避署休闲度假的胜地;即使是在冬季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寒风寒流相逼,仍然温适如画,翠色生烟。 峨眉新辟十景-幽谷灵猴 峨眉新辟十景-幽谷灵猴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憨态可掬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相亲、与人同乐,给游人带给无数欢乐,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 峨眉新辟十景-第一山亭 峨眉新辟十景-第一山亭第一山亭,位于低山游览区中心,长6.7米,高14.05米,展示了丰富而深厚的峨眉山文化底蕴,表现了峨眉山宏大气势与宽阔胸襟,是峨眉山古今文化的缩影,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亭,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点。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建造,同时还包括峨眉山金顶、大雄宝殿,成为举世的大型铜建筑工程。 峨眉新辟十景-摩崖石刻 峨眉新辟十景-摩崖石刻面向峨眉山最大的生态旅游广场,位于瑜伽小径旁,北靠红珠顶,瑜伽河缓缓流过,倍添一份静谧和雅趣。面对摩崖石刻,折服于峨眉山久远的历史,震憾了峨眉山“天下第一”的气势。崖石上“神洲第一山”和“山之领袖”九个朱红色大字,标明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中的显赫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而分列在四周的名人名言,代表了魏晋、元、明、清不同朝代,不同的人物对峨眉山“第一山”的评价。 峨眉新辟十景-秀甲瀑布 峨眉新辟十景-秀甲瀑布秀甲瀑布是迎宾广场的主体建筑之一。“秀甲天下”浓缩了“峨眉天下秀”这一定论,一个“甲”字突出了峨眉秀色的地位和峨眉山人的气魄。同时,“秀甲天下”与“天下名山”牌坊相互照应,并对“天下名山”的特色作了注释和补充。“天下名山——秀甲天下”概括了峨眉山的历史地位和景观特色。站在瀑布前,只见飞瀑从天上泻来,一条白练悬挂于石壁上,飞溅的水花在空中形成一阵雨雾,阳光下彩虹隐现,溪河之中浪花滚滚,响声轰隆。 峨眉新辟十景-名山起点 峨眉新辟十景-名山起点"位于有"峨眉山世外桃源之称"的峨眉山第一乡黄湾乡,是进入峨眉山景区的门户。"名山起点"牌坊结合了南北古建筑艺术之长,既有北方建筑的庄严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精雕细刻。 峨眉新辟十景-迎宾滩 峨眉新辟十景-迎宾滩迎宾滩是迎宾广场的标志性建筑,面向低山区的游人集散中心――迎宾广场,从左到右,依次是宝掌和尚所提“震旦第一山”,和康熙皇帝御提三个大字“峨眉山”,以及世界遗产标志,背靠全国风景区中第一个游人中心――峨眉山游人中心和四川省重点博物馆之一的峨眉山博物馆。四周绿荫环绕,峨眉山泉从石上流下,色如白练,似明珠镶翡翠,水花跳跃奔腾,水声欢快歌唱,代表着热情好客的峨眉山人欢迎着来五湖四海的宾客。 报国寺 报国寺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海拔551米,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四川峨嵋山的众多寺庙里,报国寺是入山的门户,是游峨眉山的起点。这里寺周楠树蔽空,红墙围绕,伟殿崇宏,金碧生辉,香烟袅袅,磬声频传。此寺坐西向东,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对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恰似一只美丽、吉祥,朝阳欲飞的金凤凰。山门前有一对明代雕刻的石狮,造型生动,威武雄壮,就象左右门卫,守护着这座名山宝刹。 伏虎寺 伏虎寺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兴年间改建,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金身泥塑弥勒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后系韦陀殿,内有韦陀像。寺内有华严塔亭,中置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一座,塔高5.8米,共14层,塔身铸有4700余尊小佛像,塔体镌刻《华严经》文。华严铜塔以其时代久远、体形高大和铸造精良而居中国铜塔之最。 圣水禅院 圣水禅院圣水禅院原名神水庵、神水阁,海拔870米,于2004年改名为“圣水禅院”。原为明代巡抚吴用先别墅。明万历年间易名圣水庵,清顺治年间改名神水阁。殿宇四重:观音殿、弥勒殿、大雄殿、普贤殿、建造精美。有联曰:“圣水暗通阿耨润,智者远入玉泉清”。阁外,有一泉池即神水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终年取之不尽。盛夏烈日之下,冷气直逼人面。数九隆冬,周围山寺树木已是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中此池仍暖气四散,温及人心,被视为山中圣泉。 神水池 神水池神水池,位于神水阁外。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终年取之不尽。盛夏烈日之下,冷气直逼人面。数九隆冬,周围山寺树木已是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中此池仍暖气四散,温及人心,被视为山中圣泉。据说,该水可通往湖北。 雷音寺 雷音寺雷音寺始建于明嘉靖、隆庆年间,古称解脱寺,又名观音堂,清光绪十年(1884年)改名雷音寺。寺院建在临岩处的解脱坡上,雄距高岗,屿立道左。建筑布局利用狭窄地形而建,以吊脚楼的手法加大了建筑的体量与尺度,庙堂内装修简洁,大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系当代大法师隆莲从西藏请来喇嘛所塑,体形丰腴,是唐代塑像与藏传佛像的混合体,寺内新建观音殿内供有全山最大的木质观音像。 峨眉山博物馆 峨眉山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座落于峨眉山风景区报国寺的凤凰湖畔,博物馆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馆体建筑追求峨眉山自然秀美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古朴浑厚与现代气息为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博物馆内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由影视厅、地质厅、生物厅、文化厅、佛教艺术厅和古书画厅六个厅组成,其中:影视厅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勾画峨眉山八亿年三起三落的沉浮;地质厅展示峨眉山古老神奇的地质地貌演化史;生物厅主要设生态景观箱六个,直观地、形象地展示出峨眉山生物古老性、典型和多样性,天地造化的"四大奇观";佛教艺术厅展示佛教圣地的艺术瑰宝;文化厅展示峨眉山先民勤劳、智慧、艰辛创业的文化遗存;古书画厅展示历代文人骚客游览峨眉山留下的墨宝。整个展区内丰富,适应于各文化层次的游人参观学习。 纯阳殿 纯阳殿纯阳殿原名吕仙行洞,位于赤城峰下,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殿堂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重修。寺庙规模不大,但建筑布局、造型富有韵味。庙沿地形高差分台布置,庙门、正殿、藏经楼分别由石阶作了三次跌落,两侧配置小巧吊脚楼,楼的山坪与山门上部的挑塔构成类似牌楼,不仅加强了山门台阶气魄,而且突出寺庙入口。利用正殿与藏经楼地坪高差,设置了陡峭的石梯引入藏经楼,在台阶具备了尺度相宜的过廊,使上下左右,构成室内外不同空间变化,从而满足了使用功能,又赋予山林寺庙景色的特殊魅力。今殿内所供药师佛及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均为铜质饰金,为清代文物。殿后荒草中,仍存有石碑二通,文字清晰可辨,反映了峨眉山原是佛道并存,而后佛法昌隆,羽士绝踪的历史。 大佛禅院 大佛禅院峨眉山大佛禅院是亚洲最宏伟的汉传佛教寺院,巍然屹立于峨眉山市城区之南、虎溪河畔,以该寺院为核心的峨眉山大佛禅院佛教文化旅游景区集宗教朝拜、旅游观光、生态体验、城市休闲为一体。峨眉山大佛禅院是一个功能体系较为完整的十方丛林禅院,可实现多种功能的兼容,即清净禅修、教育、弘法利生为一体的大千世界,使之成为峨眉山弘扬佛法、培养僧才、研究佛学、对外交流和文物保护、陈列、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 嘉定坊 嘉定坊“嘉定”是乐山古称。乐山从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改名为“嘉定府”,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共沿用500多年。2011年1月28日由景区管委会投资的“嘉定坊”项目正式开街,项目总用地面积95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绿地面积近70000平方米,绿地率达到72.8%。古街区全长550米,分为嘉定古坊、青衣里、望月堂三个主题区域,内设茶坊、酒楼、酒吧、戏台等娱乐和商业场所,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风味小吃和工艺品、土特产展销为一体,在深厚的民俗根基上,营造出“古嘉州”明清时代的文化风韵,运用生态手法缔造优美江岸风景。 麻浩渔村 麻浩渔村距麻浩汉崖墓博物馆不足100米处,就是很有特色的麻浩渔村。这座渔村建筑别致,整体呈船形。街道中间有座阁楼,形体仿佛船上的驾驶室。游人到此可小憩片刻,品尝河鲜。附近隹有若干户渔民,日日在江中打鱼。渔村东门正对的江面上渔船三两,别具画意。 仙峰寺 仙峰寺仙峰寺是峨眉山道、佛两教发展变迁的典型代表,古名延慈寺、慈佛院,又名仙峰禅院。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扩建。明末毁于火。清乾隆年间再建。仙峰寺内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舍利宝殿、餐秀山房等,寺宇屋面全为锡瓦、铝皮所盖,衬托于浓翠欲滴的苍藤古树之中,有“碧海圭玉”的美誉。仙峰寺外天皇台上有一“仙皇台”石,相传轩辕黄帝曾来峨眉山访道,在此遇天真皇人。 万年寺 万年寺万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砖殿内宋代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为镇寺之宝。这尊铜像通高7.85米,重62吨。万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殿宇五重:山门、弥勒殿、砖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 清音阁 清音阁清音阁,又称卧云寺,峨眉山重点八大寺庙之一,该处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师之像。 建于唐僖宗四年(877年),明初广济和尚取晋人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为清音阁。此阁修在黑龙江和白龙江之间的山梁上,凌空高耸,形势险峻。阁后阁侧,林木密郁,翠色参天,特别是阁后一大片杉林,色如翡翠,把这座古老的寺庙衬托得愈见古雅。以清音阁为中心,由清音阁、牛心寺、广福寺、白龙寺和白云峡构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主旋律的佛寺园林环境,是世界罕见的庞大的山野佛寺园林。 一线天 一线天黑龙江栈道一线天,是清音阁景区的一泉峡景观。它兼有峡谷雄秀幽曲之美,与泉水清凉纯净之妙。这一景观位于黑龙江上白云峡内,距清音阁西面1公里。黑龙江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经洪椿坪,至清音阁,会白龙江流入峨眉河。在牛心岭下,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山径总是在江两岸萦回纡折。旧时步行需来回涉水踏石过溪,并在乱石中淌水行走,故而这一带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脚不干”。新中国成立后,景区管理部门已建起数座小桥,整修成一条平坦的水泥游山道。沿途两岸瀑布轰鸣,山鸟吟唱,野花点染,怪石峥嵘,山道曲曲弯弯,随着溪流峰回路转,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洪椿坪 洪椿坪洪椿坪地处峨眉山中低部,海拔1100米,始建于明朝,称千佛庵;清代时重修,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树而得名,洪椿古树相传为唐代所植。这里树木葱茏,清荫如云,既无山下之嘈杂,又无山顶之寒冷,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全山最宜长住避暑处所。抗战时期,蒋介石就曾在此逗留。 中峰寺 中峰寺中峰寺为峨眉山古刹之一。晋时为道教寺庙,称乾明观。北魏时明果和尚降伏蟒蛇有功,庙中道士承师学佛,遂改观为寺,因该寺地处白岩中峰之下,故名中峰寺。唐僖宗时慧通禅师鉴于山上火灾频繁,以“三云二水”之法,改名集云寺。宋时又更名中峰院,明代又称中峰寺。清顺治甲申年(1644年)毁于火,现存两幢木结构寺院,现存两重寺院,前殿大部分为明代普贤阁,宋代遗物仅有石狮一对。寺后山林中有一怪石,名为“雄黄石”,传为唐玄宗送雄黄于孙思邈之地。 遇仙寺 遇仙寺遇仙寺原为清圣怀和尚茅蓬,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圣怀云游归山后将其扩建为寺,因寺后“遇仙洞”而得名。遇仙寺地势特殊,洞处峭壁之腰,虽斗室蜗轩,与宏楼画阁相比却别有韵味。周岩畔苍苔如乱发,缠挂古藤下垂十余丈,缕缕不断,人称“普贤线”。传说普贤菩萨在悬岩绝壁意留此线,引渡游人攀登顶峰。遇仙寺虽是一座小庙,但颇清雅。殿堂规模虽小,但环境优美,着意利用局部地形的险奇创建不寻常的特异景观。此殿曾一度荒败,如今已修复如故,为木结构建筑,现尚完好。并在下方新建一座斋堂。寺前如筑保坎,配置扶栏,供游人坐息观景。大殿中供普贤像一尊,供信士朝拜。寺后,有一洞,世传此地屡遇神仙指道,故名遇仙洞,曾是汉著名隐士窦谊隐居的地方。这山洞有一奇特之处,储放新鲜蔬菜,经久不黄不腐;如把萎缩了的蔬菜放在里面,到第二天,自会回青回新。 息心所 息心所息心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初荒废,乾隆年间再建又废,现系光绪初年所建。此庵是峨眉山古道必经之地,地势险要,树密林深,常年云遮雾障,人行至此,恍如隔世,可以忘却尘寰。 初殿 初殿初殿位于九岭岗下的骆驼岭,传为东汉蒲公舍宅为寺处,创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乾隆年间寺院逐步扩建,后又日趋衰落,现存五间木结构建筑,大部分为清乾隆年间遗物,惟有八枚石础为明代遗存。殿的中心檐柱石础,有牧人圆雕狮蒙,造型古朴独特。 良宽诗碑亭 良宽诗碑亭良宽诗碑亭位于清音桥畔,为日本亭式建筑风格,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反对战争的见证,又称中日诗碑亭。亭中主体建筑为一高5米的仿茅屋结顶五角五柱凉亭,亭内存放石碑,正面刻有沙门良宽诗手迹,碑后刻赵朴初老先生和良宽诗一首。亭之两侧,分列“良宽诗人肖像及良宽传略”、“峨眉山桥桁东流图”及“良宽诗碑记”等。 慈圣庵 慈圣庵慈圣庵位于四会亭之上,万年寺之下,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创建。中为殿堂,两侧辅以厢房,后经历次改建维修,但仍不失原貌。入口处有一重檐木坊,造型典雅别致。 九十九道拐 九十九道拐为峨眉山著名险坡,起于凌霄亭,止于寿星桥。一拐连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头,忽地峰回路转,又是一坡。传说当年普贤来峨眉山建道场之初,途经此地时,见这里山势高峻,坡陡石滑,险绝人寰,便授意灵祖菩萨指挥随行三千力士同时动手,每人修一级台阶。三千石级顷刻而成,灵祖验收时一数,恰好石阶有九十九道拐,此坡因此而得名。 九岭岗 九岭岗峨眉山九岭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中一地名,位于华严顶西侧,是南北两条上山路的汇合口;赵循伯云:“岭之主峰凡九,合仙峰至此之群山得名。”九岭岗海拔约1900米,此处为峨眉山登山路线一重要的交通枢纽,到达九岭岗后,若上行则经过险峻无比的钻天坡可到达洗象池。九岭岗也有两条下山(或上山)路线可供选择,往东经华严顶、初殿、息心所可到万年寺,西行则可经过遇仙寺、仙峰寺到达洪椿坪、一线天及清音阁——这段路是峨眉山景色最美的一段,沿途有许多的珍稀植物,在这里你能真正地领略峨眉山景致的丰富多彩。 华严顶 华严顶华严顶古为玉皇亭(道教称谓),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通融、慧先二僧相继扩建为寺,取名华严顶。后又几毁几建。清乾隆、嘉庆年间,卧云庵见无禅师法嗣昌文真秀监华严顶院事,于嘉庆甲戌(公元1814年)开始,续修见无禅师以下临济宗谱系,令其徒孙能环赴巴蜀、江苏、云贵等地,参学考访,终于在道光丁未(公元1847年)完成。分别谱写18部,本山永庆寺、华严顶、荣县饶家寺、隆昌觉华寺、荣昌观音阁、牛华溪古佛寺等18个寺院各存一部。民国时有人曾在永庆寺果笑上人处见之,但今已难觅。华严顶下原有莲花寺,“文革”中垮塌。 零公里 零公里零公里,位于峨眉山的山腰处,海拔1300多米。气候温暖而不炎热是夏季避暑,冬季看雪的好地方。此处云雾缭绕,有许多特色农家乐,宛若仙家住处。一路穿破云雾,分花佛柳而来,古朴的住宅赫然入目,时光仿佛穿梭回古代,那木质结构的房屋,纤尘不染的院落,小桥流水的景致,融古朴与现代为一体的会议室、客房、酒吧,让你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深呼吸,是包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举目四眺,远山如黛,云雾缥缈,不禁感叹,好一处人间仙境。 无梁砖殿 无梁砖殿原名无梁殿,因其全部为砖结构,才被称作无梁砖殿。它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是万历皇帝为母亲祝寿所建。全殿高17.12米,面阔15.79米,进深16.06米。上呈半圆形中空穹窿顶,下为方形底座,形似蒙古包,象征天圆地方。殿壁、殿顶,甚至门楣额枋、斗拱、窗棂皆为砖砌。该殿重檐雕甍,环匝绣棂琐窗,门阴刻有全蜀山川形势、云栈剑阁以及水陆途程等等,美丽无比。殿内的四面墙壁上,万佛围绕。内壁下部有二十四个佛龛,每个佛龛内放有铁铸的佛像;内壁中、上部砌有横龛道,也放有许多的小佛像。穹窿殿顶上,绘着四位飞天的仙女,分别抱着琵琶、箜篌、芦笙、笛子,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殿顶四角和正中,立有五座白塔,中间的一座最大,四角的较小。殿顶四角还饰有狮、象、鹿等瑞兽。有人说,若把无梁砖殿视为一个巨大的塔座,那么,无梁砖殿的整个造型就是一个巨大的金刚宝座式塔。 白龙洞 白龙洞白龙洞又称白龙寺,海拔高度800米。明嘉靖时别传和尚始建,清初重建。清圣祖康熙曾赐经书、字联于该寺。明隆庆丁卯年(公元1567年)别传和尚手植榛楠,周广二里,口诵《法华经》,一字一株,共植69777株,枝叶扶疏,蓊郁成林,绿云蔽天,空翠欲滴,至今尚存不少,古称 “功德林”。明代刘迈开诗云:“擘路洪椿去,幽林古德传,繁柯荫仄径,叶密罨生烟”是对该景的真实写照 。山门外“白龙洞外点点翠峰迎旭日,古德林中片片绿云带春烟”对联,描绘了四周的迷人景色。寺后原有上下二洞,及金龙寺和白龙寺,原金龙寺早毁。寺右白岩石上曾刻有“白龙洞”三字,传为《白蛇传》中的白莲仙子东方处。过去有上白龙洞和下白龙洞之分,上洞口早被淹没,下洞口已自然封闭。现存白龙洞大雄宝殿为清末建筑遗物。大雄宝殿内供有南宋铁制“数珠手观音”一尊,通高1.6米,该佛像原供黑水寺,黑水寺毁后移至万年寺巍峨宝殿内,1981年迁至现处,是山中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金顶 金顶明代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笃信佛教,赏赐黄金3000两在峨眉山最高处建――“大峨山金殿”,因金殿的瓦、柱、门、棂等皆铜质渗金,阳光照耀之下,金光灿烂,故俗称金顶,金顶所在的山峰也因此得名。在阳光的照耀下,金殿金光闪闪,整个建筑群金碧辉煌,而庄严肃穆的十方普贤,则以恢弘的气势令人惊叹,洗涤着每位虔诚者的心灵。 金佛 金佛峨眉山金顶金佛是一座四面十方普贤金像,也是普贤菩萨的第一个四面十方艺术造型,内涵十分丰富,是佛教教礼、教仪与造型的完美结合。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中个金佛设计完美,工艺流畅,堪称铜铸巨佛的旷世之作,最富有几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心灵的碰撞,智慧的结晶。 接引殿 接引殿宋时名新店,寺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明初改建为接引庵,或称朝阳阁,后殿宇朽败。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蜀人赵翊皇重建,康熙时再建,铸有铜铁罗汉一堂。民国五年(1916)火毁,在外参学的圣钦大和尚闻讯后即回山,当即决定恢复祖庭,经过3年准备,亲率徒果静以及两序大众于民国八年(1919)开工,因工程浩大,经数年艰辛努力,至民国十五年(1926)方可圆满。建成后的接引殿殿宇最崇宏,佛像庄严,法器华贵,连龛壁上的彩绘罗汉均由竹禅大师所作,艺技之精湛。1953年又经大火,后仅恢复一殿,遥不及往日。该寺原址在1982年用于修建索下站,1995年在距原址100米外重新恢复,1997年落成,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 峨眉山滑雪场 峨眉山滑雪场峨眉山滑雪场建成于1998年,是四川境内第一个滑雪场。滑雪场位于雷洞坪停车场公路右侧,占地15亩,植被茂盛,环境优美,建筑依山而建,具有欧式别墅风格,场内设备、功能完善,备有意大利进口高级滑雪具400余副,可满足不同技术的滑雪者的需求,同时为儿童开辟了新颖的娱乐项目和冰雕雪塑活动区。 舍身崖 舍身崖舍身崖位于金顶,高700米,岩下因常年云封雾锁,人迹罕至,被人视为神秘之地。游人站在岩边,望不到底,只见怪石嵯牙,令人胆寒。 金刚嘴 金刚嘴舍身崖畔,一群巨石矗立,如擎天石柱,直指蓝天,柱顶平坦,可供游人观光。又因峭削如棱,翘首云空,形同岩嘴,又名金刚嘴。 卧云庵 卧云庵卧云庵为明嘉靖时性天和尚开建,后被火焚毁,清初可闻禅师重修。庵旁为井络泉,从前泉水可供千人饮用,后干涸,据说僧人为之诵经后,泉水又流淌出来。清庵中玉佛殿内有高约1.2米的玉佛一尊,为1989年7月缅甸佛教徒赠送。 太子坪 太子坪太子坪位于七里坡上,初创于明代,称万行庵。祀明神宗太子牌位。清顺治十年(1653年)行僧闻达正式建寺,置太子楼,塑造神像。游人以钱置之,中者生男。故俗称太子坪。现残存木结构一幢,为清代顺治时遗物。 华藏寺 华藏寺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位于峨眉山金顶主峰,海拔高度3077米。“金顶(金殿)”是华藏寺的其中一殿,所处位置最高,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俗称金顶(该地的代名词),其意可各有所表。华藏寺,始建于东汉,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光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金顶所在的山峰也因此得名。 万佛顶 万佛顶万佛顶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绝壁凌空,平畴突起,巍峨屹立在“大光明山”之巅,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景区植被丰茂、古树参天、野藤绕树、鸟兽众多,原始景观保存完好,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海拔最高、自然生态保护最好的遗产地,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万佛顶建有铜殿一座,殿侧睹光台可观金顶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神灯。每当清晨,自金顶下望,只见云雾似海,时如波涛翻滚,时又风平浪静,真是奇幻无穷,奇妙无比。

 最新问答推荐